星期五, 五月 19, 2006

背论语

有关于背论语的经验,试过两次。现在写下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第一次是一晚背两句,持之以恒。本来是很好的方法。可是初心易发,恒心难持,结果撞板告终。

第二次,撞板后有人指路。我背论语的问题是书中的每一句都背得到,但是整篇连贯就有问题了。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后,对论语的编排有写概念,要背就容易多了。

首先来看看学而第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问要经常都能够做,但什么是学问呢?这时有子出来解释了:其为人也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问就是孝悌,孝悌就是仁之本。那什么不是仁呢?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仁的正反面都说了那仁的行为如何呢?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传不习乎?个人如此,国家如何呢?子曰:道千乘之国……

简介了学问后,讲一讲学习的次第。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什么学文放在最后??子夏曰:贤贤易色,侍父母…………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那学习的态度呢?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过则勿惮改。所谓凡夫畏因,菩萨畏果。过错得结果不好受。所以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小心的看待后果,仔细得的对待造成结果的原因,那民德就厚了。所谓德者得也。民德归厚,自然就引人注目。这时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这其中有取巧的态度,只是为了容易背而已。)

讲完次第,再一一介绍学问的种类。子曰:父在观其志……可谓孝矣!第一个学问是孝。孝怎么维持呢?有子曰:礼之用……那何谓礼呢?有子曰:信近于义……孝信礼义讲完了。(我猜的:悌和忠是孝的延伸。廉是对物质的态度,耻是犯错后该有的态度。所以在讲仁的这一部分没谈。还是有其他原因??大家不妨讨论讨论,这里太冷清了。)

讲完种类讲处世的态度。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可谓好学也矣!

讲完仁后讲讲物质上的东西,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而知来者。

最后做总结,子曰:不患人之……不知人也!学问没学好时总是困难多多的,所以别人的误解不是什么大件事。就怕自己不明白别人为何会意见多多而郁郁寡欢。但是呢!只有有朋(相识满天下,难得一知己)自远方来,就不亦乐乎了!!!

首尾连贯,七十二贤,真贤人也!!!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