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实之谓美
贬低他人以拉抬自己乃下下之策。 怎么我在骂人的时候心里冒出这句话?
子日 學而時習之 不亦悅乎 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昨日,聽馬雲先生的演𧪸:
驟聽之下,除一笑無他。
然緣聚業現,藉業明因了果。
活着只因未登彼岸,
心中無道,看見的是执着。
心中有道,路在脚下。
*了 - 了解的了,非了結的了。然能了則能解,能解豈不能结?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該來的總會來,
歲月不知人間
有两位女生對我說:
左右是丝,中間是言,下面是心。丝是用來綁東西的。
前讀此句,深得我心,
欲者,谷深能容物。
今天遇到美女。和两位朋友谈起。
其一:
"今天遇到美女,精神为之一振。
和她说了声:嗨!
她不鸟我。
现在的年轻人,
真没礼貌。"
"哈!是现在的年青人对阿伯没兴趣吧!"
其二:
"今天遇到美女,精神为之一振。
和她说了声:嗨!
她不鸟我。
现在的年轻人,
真没礼貌。"
"哈哈哈!很好,证明她家教很好,
妈妈说不能随便和陌生人说话。"
"此言差矣!爸爸说要多交朋友。
证明她社交不好。"
"这是因为爸爸还不知道现在的世间险恶,
杀、盗、淫、妄越来越严重了,
只有心慎密的妈妈注意到了。"
"炸到!
你讲完咯!
不好玩!
骗人的!
不玩了,
老师说早睡早起身体好。
晚安。"
"是的!
乖学生应该早点睡!晚安!"
怒气来的时候,
曾经,很容易的怒气攻心。
在了解了生气的恶果后,
不断的努力去对治,
但往往是白费力气。
后来,
听了两个关于生气的典故。
才渐渐能够控制怒气。
其一:
怒者,奴心者也。
不论解释成心成为情绪的奴隶,
还是心被嗔念奴役。
都指心成了奴隶。
其二:
有个阿旬对国王说:"你是我奴隶的奴隶。"
国王问曰:"为何?"
阿旬说:"我已成为了情绪的主人,而你仍是情绪的奴隶。"
第一个典故对我的影响,
源自于我的傲气。
也不知这样好不好,
但我就是不愿成为奴隶。
是以不断的想成为情绪的主人。
在一次怒气攻心的时候,
无意中忆起第二个典故,
当下就把怒气攻克了。
虽然己知怒气可以对治,
但也只有能力应付很强烈的怒气,
因为那容易发现。
若是渐渐累积的情绪,
目前还是拿它没辄。
它象是温水煮青蛙班的把我煮熟了。
至今无力对治。
被刀割伤马上就能觉察,
被蚊子叮则要到痛的时候才知道。
他是一位退休教授,跟老妻過著優游的生活,早上一起爬上小山崗舒展筋骨
半個月前的晚上,朦朧間他感到床墊濕了,是老妻尿床。他推推她,發覺她
已沒有反應。
「節哀順變。」不少親戚朋友說。「謝謝關心,我會的。」他極有禮貌地
回答,沒失方向,一派學者風範。
暗地裡,他部署一切。花草贈給鄰居,向人借的書籍郵寄送還,然後,走上
律師樓立遺囑。
全部準備好了。月圓的晚上,銀光薄薄的灑滿一室,他亮起微黃的檯燈,寫
下最後的字句。面前,是一瓶藥丸。瓶子上,他看見老妻微笑。就在他打開瓶蓋的時
刻,電話響起。他拿起電話筒, 一把熟悉的聲音傳來:「爸爸,我在啟德機場,我
好想陪陪你。 」
他猛然醒覺。老教授向我說完他的故事,喝一口香片,緩緩道:
「最有效防止自殺的東西,不是學術修養,不是心理醫生,不是豐厚財富,原來是
一種簡簡單單的被愛的感 覺。」
To all my friends , I always by your side!
我無意 間抬頭,看見一片閃爍的星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這美麗的星空裡.... 你在想誰呢??
爱是什么?很多人说经历过就懂了。但那么多人在爱情里兜兜转转后却不能说出一个所以来,更多的人是经历后而泣诉为何爱那么伤人。说经历过就懂了只让人迷惑。有的说爱不只存在於情人之间,而是存在於人与人之间,那么人与人之间为何要有爱的存在?
人生的时候不知从何而来,死不知去向何方。因为不知道,所以恐惧。有个故事说: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我们是否也一样,因为恐惧而焦虑,因焦虑而不断的想抓着能令自己感觉放松的事?
如果那人执着於果子的美味而忘了身处险境,他必然因放松而坠入深谷。若他能清楚自身的困境而以吸收果子的养份作为坚持下去的能源,则他能坚持到老虎走后而爬回上去。
再堂皇的理由,也不能掩饰爱是为了自己。不必因而觉得自己自私。把对自己的自私推广到身边所有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后头就就是天下为公。
爱象是果子,执着则受创,运用则得益。爱可能是完善自己的过程。因为爱人,懂得付出,去贪。因为爱人,能够容忍,去嗔。因为爱人,愿意学习,去痴。因为爱人,学会尊敬,去慢。因为爱人,能够信任,去疑。贪嗔痴慢疑尽去,则能找回自己最真最善的心,那是最好的感觉。如此则夫妇相爱而不会担心背叛,因为在一起不是为了得到对方来让自己感觉良好。父母爱孩子而不会有"我是为他好,但他却不懂珍惜。"的气馁。兄弟姐妹的容让不会觉得付出是种损失。
人与人相聚只因缘,不是因为谁属於谁的。缘至则聚缘尽则散。生命尽头的那扇门只有自己踏过去,让爱成为助缘而不是障碍。
后记:那故事我记不清楚了。
发生了一些事,不严重。心情却不好。
右耳失聪的缘故,虽然向往热闹的气氛却不喜欢人多的地方。
因为听人说话很幸苦,颈项左右转动很吃力。
喜欢两三个人的茶局,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前方,这样我可以应付。
又或着聊电话,只须要一个耳朵。
人难约,电话容易播。
播电话成了我的习惯。
喜欢播电给女生,因为她们愿意听。
聊着聊着渐渐上隐。但也有点顾虑。
因为有一回和一位女生聊了几次后竟然被长辈误会我为她着迷。
所以我也担心被我找上的女生会不会误会。问过她们,都说不会,
说朋友就是能分担喜怒哀乐的人。
有一天和一位女生聊天的时候,依然是在谈我的过去。当时的情形是:她问我为何不解
决自己的问题,然后我就说起我试过的方法、过程和失败的结果。但她说我这一大堆都
是为失败找借口。她越不认同,我越是想说我有多努力。说的时候发现说的是我曾经的
看法,而其中多数是己不再成为问题的观念。说了一小时后断线了。
这个时候我回头想想,察觉我心境上的转变。
从开始时的不知道问题在那的迷茫和苦闷,到慢慢去理解时的挣扎,而后是找到原因
后的崩溃,转到接受事实时那暂时的平静。就在以为是解决了所有问题后,却转入了
另一个死巷:我觉得我是一个受害者。
虽然深信自己的遭遇是自己造成的,不论是这辈子或是上辈子,但我没察觉心里一直
有这样的潜意识。感觉上这是我不能放开心胸面对过的原因,是以每次开口谈到过去
的时候都是满腔怨言。
不愿背着过去的包袱。知道这样下去会毁了自己。
过了一天,感觉它好象不在是心里的压抑,想试看是不是真的。
播个电话给朋友,看看我会不会一直重复着过去。
第一通电话没被接。试看打第二通找另一个。
通了,她男朋友接。
不论他是为了保护女朋友不被搔扰还是觉得有人要追他女朋友须要高调声明一下还是我
那朋友觉得我很烦故意这样做。我的感觉只有一个:我被耍了。
而现在,我写下这一堆文字,是因为我持续觉得我是受害者而发泄,还是谨谨因为有些
事情不大舒服而想找朋友谈谈以抒发心中不爽的感觉而己???
昨天和朋友喝茶后要开车回家,车却坏了。
在遇到境界时映现出自己的无能,是我烦恼丛生的原因。
想学好外文,
语文的功能是沟通,
沟通须要表达,
表达须要思想,
思想须要思考。
思考须要汇合观念,
观念源自生活而以语文为標记,
生活的语文是母语,
不通母语不能获取观念,
没有观念不能思考。
不能思考则没有思想,
没有思想则不能表达,
不能表达则不能沟通。
不能沟通,
则记下再多的外文单词也无用,
因为不能沟通。
有两位女性朋友,都比我年长。
最近很烦的时候有传简讯给她们,
本来以为她们会陪我聊聊,
或回个简讯给我,
但是都没回应,
觉得有点奇怪。
后来,知道她们都忙着张罗各自的喜事。
知道以后回想当时情形:
她们在忙着办人生大事,
我却在向她们说着我烦这个烦那个。
想起来很好笑,
有种被自己炸到的感觉,
更好笑。
这事让我体会人事物不会永远在陪伴。
每个人都须要筹措自己的生活。
那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生活是这样。
人须要通过处理好自己的生活来达到幸福。
又或说,
处理好自己的人生,
是达致长久快乐的过程。
虽然我一直都听过这样的道理,
但都没体会。
给我的两位朋友:
祝你们婚姻幸福。
那天同学会,回来后想当时的情景。
虽然很向往热闹的环境,
但我往往是当中的隐行人(不是隐形,没打错)。
当时大家围着一张圆桌聊天,我左右两边的人都在谈天。
右边的人说什么我听不见,因为我右耳失聪。
想听的话颈要一直转,很辛苦。
转过去的时候又听不见左边的人谈什么。
回过头时想问又会打断别人的情绪。
等他们说完了再问又没意思,因为当下的情绪已异于当时的气氛。
只听左边不听右边?也不行。
因为右左两边有交流。头一转就来不及兼听两边的内容了。
很气馁。
我喜欢两三个人的聚会。
两个人,我只须听一位朋友的声音。
三个人,一位在前方一位在左边。还可以应付。
我喜欢谈电话,因为发音筒只有一个。
但播出的电话十之八九都不能得到回应,
总是那么巧的他们都忙着。
工作,家务,功课,考试。
我喜欢找女生谈,因为女生心思细腻。
心境上的转折她们听得懂。
男生多为前途奋斗,
也不愿说出心里的压抑,
也听不懂我心中愁困,
只以酒代言,靠对饮时那有人与我共醉的情怀来盖过生活的烦恼。
很想醉,身体受不了。
但我很能睡,可睡多又头痛。
愿以酒代言
看你我共醉
虽不能终苦
但求得一慰
我是放不下过去而不能展望未来,
还是握不住现在而看不见远景,
又或是见不到前程而把握不了当下??
语文用途有二,
沟通分为表达和理解。
沟通没有一定的方法,
有时不说话也能沟通,
所以用以表达和理解的语文可以随兴而为。
思考须紧守字意,
因为一字之差会影响最终形成的观念。
误解前人的文章更是流弊无穷。
明显的例子是把骄傲当荣耀用而令人有"值得骄傲"的想法。
致使昔日我会有"只要有本事,为何不骄傲?"的观念。
时文可以不断改变而文言文必须定形。
这是文言文能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时文意指某一时的文法,既今日之白话文。
觉得半醒不醉的人是很难受的。
听说古时有文人喜服五石散,
因为那是由五种矿石炼制,
吃下后会看见五色杂陈的幻象,
是以又名五色散。
今天虽然没有五石散,
但要醉生梦死,其实不必靠毒品。
听歌,其实也可今人醉。
就象吗啡,可药用,亦可毁人。
梦里头什么都有,既使那是虚茫的。
比半醒不醉的的感觉好多了。
懂一点不懂一点,
知道该走不知路在哪,
比不知道须要走更迷茫。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
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
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跟着感觉走,
任何事物都令人醉。
《老子》第十二章这段话,
我懂一点不懂一点,
其实就是不懂。
我这一辈子没人陪,我认了。
很想吃糕果店里的巧克力蛋糕,
但是没能力买,知道去抢会被捉,
所以不再想了。
是很想有人陪,但知道强求会更难受,
就认了吧!
日子有太多的事情要面对,
不让自己难受,以便接受生活的考验,
这样是积极还是消极?
李宗盛写的这段词:
我是如此平凡 却又如此幸运
总在想放弃的时候,
看到书中一句话,
听到歌中一段词,
提醒我总有出口在另一端。
若没这样的运气,
我待不到今天,
若到某日我有幸能实现梦想,
而没忘了以往的教训,
则我不会象过去般以为我是能者,
只会想:
我是如此平凡,却又如此幸运。
其实很担心到时会忘记,
过往的经验显示我的记性不太好,
希望到时运气依旧,
会遇到能提醒我的机缘。
今天听到李丽芬的《得意的笑》,
今生无缘来生再继
爱与恨啊 什么玩意
船到桥头自然行
且挥挥手
莫回头
曾以为痴情是种美,想着坚持到底就可
长城北望暮云飞,英雄抱得美人归。
现在成了狗熊。
但也谢谢她,
影响我做了一个决定,
导致后来有认识自己的机遇。
心定,能决,便能快。
同样的表现,
却因不同的因缘而有南辕北辙的结果。
教学的过程中,
我只能看见学生的表现,
也只会要求学生有所表现,
没能力分辩他们是因气质的变化而表现出彬彬有礼的行为,
还是因为被要求有这样的表现才勉为其难的应酬。
若习惯能成自然那也没舍问题,
若是不能成为习惯却不断被要求去做这做那所谓应该做的事,
到最后,能逃他不会留。
为什么不能成为习惯??
可能他心里有些牵绊,
可能他的生活无法适应。
但我没能力去解决这样的问题,
只能不断的对他说:
你只要这样只要那样应该如何应该怎样就能解决问题。
这对他来说只是要求不是指导不是解惑。
有种说法,
我只要把该说的都说了,
学生吸收多少就多少。
若是他不听,
到以后出问题了,
他便会自己反省,
到时他便会懂了。
为什么会说到时他就会懂,
而不说现在我不会教,
没能力让他明了人生的方向??
不想教,
因为我不愿迫学生去做他还没能力做的事,
因为我没能力让他变成有能力去做,
因为我没能力授道解惑。
曾在报章上看到一则访问,
我所遇见的许多为人母者,
都有这样的想法,
同时也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好,
没想过让自己的孩子鹤立人群中会否高处不胜寒。
怕他敌人太少朋友太多,
把他身边的玩伴一个个变成竞争者,
不曾想过多为自己的孩子带来同行者。
把自私当作伟大的母亲,
是否有能力去爱自己的孩子。
有点不想教的感觉。
我隐约觉得有些方向是对的,
就在课堂上分享,
到后来却发现解释错了。
学生的人生只那么一次,
错了回头太难,
不愿让学生成为我的实验。
看自己的不足渐渐的浮现,
象看水道底的污物全被翻起,
觉得须要清洗,
觉得很多事物须要学。
你们是不幸的一代,更不幸的是,你们的父母长辈都以为你们很幸福!
人生路漫漫
有位朋友说,
她和他在一起两年,
觉得彼此不适合,
由于没遇到新的对象,
就拖着这段感情长达一年的时间。
直到遇到新欢时,
马上把对方甩了。
对方觉得很受伤,
过了一段行尸走肉的日子。
一段感情不论由谁主动,
都是自己决定是否要开始,
如果不愿继续,
自己有责任让这段感情好好结束。
如果只是为了守住传统而坚持子女学习华文,
当年在银行工作的时侯,那副经理自作主张的叫我albert然后叫david,
心里实在是不高兴。
后来找个机会和他说:
我的名字是父母取的,
用这名字是我的荣耀也是我的责任。
后来他向我道歉。
实在不必为流行而取个洋名,
在满街洋名的路上以真名示人更帅。
有一套戏,男女主角在讨论着面具的境界。
一个说:“在面具上表现出感情是最高境界。”
一个说:“把脸变成面具才是最高境界。”
一听到时还以为变脸是对的。
但想了想,
在面具上把感情表现出来,
有多少人能做到??
把脸变成面具,
又有多少人做到??
当我们无法在残酷的生活里维持原则,
常会想出一套套的理由来让自己觉得
一切的改变都很有道理。
觉得把脸变成面具很有道理,
因为以前不曾学会说谎。
勉强的说,
这也是一种人生经验,
但是否所有的人生经验都是正确的呢???
如果问我什么时候会谈恋爱,我会答:
当我能够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时候。
怎么才算是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不是说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
如果一个中年人生意失败或被裁员,
是否代表他须要离婚???
我觉得对人生负责的形容是:
遇到挫时,能够面对,不逃避,就是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
十多年前,大概是小一的时候。
有一次在学校食堂赶功课,
可能是字太潦草了,
一位高年级的学姐从后握着我的手,
一笔一画的教我写字。
我不敢回头望,
也不懂得听声识人,
当然,
也没有认真的去看字该怎么写,
只记得她的手
很温暖。
至今我仍不知她是谁,
这辈子也不会知道。
如果当时回头望,
知道她是谁,
事情也就过了。
今天我不会想起这事,
回忆里不会这么温馨的一段。
有的事,
不去寻找答案,
或许,
可以欣赏到一点朦胧美。
男:我们恋爱吧!
女:你有打算娶我吗?
男:哪会想到那么远?
爱了再说嘛?
女:我不想开始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
男:......
三天后
男:我们结婚吧!
女:你能包容我吗?
男:能!
女:我的缺点是什么?
男:你完美无暇。
女:我不想因误会而结合,因理解而分开。
男:你不爱我??
女:爱,所以不想耽误了你。
想你认真理解我,看看是否真能和
我一生一起走。不然,我宁愿是你
一辈子的朋友。
男:......
三年后
......
一个人搭长途巴士,
双人的座位上,
有时会遇到很好谈的旅人,
有时只有一两句的交流,
有时仅有眼神的交会,
有时完全没有任何的接触。
有时只是一个人在看书。
爱一个人,
可以很温馨,
但不容易。
真爱了,
可以幸福。
错过了,
总会再遇上合适的。
错爱了,
再见依然是朋友。
爱错了,
学习怎么爱自己。
失去了,
回忆总是甜蜜。
缺席了,
没啥大不了。
人是会被环境影响,
今天遇到的挫折,
极可能是受外缘影响。
虽然不愿意,
但遇到总是缘份,
若无过去的因,
有缘也不成风浪。
既然是自作的因,
遇到逆缘又有何好怨?
缘份到了,
只有接受考验。
是很痛苦,
但不能逃避。
能在挫折中识自己,
未尝不是件好事。
书读不好,
除了环境外,
心高气傲何尝不是病根?
古今大不同
古人的智慧,是用来解决困境。
但今人学习时,却把它当作行为指南。
照着指南做是舍本逐末,
自然会出现很多问题。
遇到问题就把责任推到古人身上,
说是古人迂腐,
然后全面否定古人的智慧。
就象"定",
古人的定是为了宁静致远。
但今人的定是为看起来庄严。
为了粉饰仪容,把自己的身体紧紧的拘束着。
有个朋友,吃太饱沒事就說他爱上一位女生。(这样的事情我见过很多次。)那过
程甜蜜又痛苦,痛苦又甜蜜,无聊又有趣,有趣又无聊。有的长辈都跟他說:读书
就要专心,爱情这档事儿不是现在应该追求的。不然会你会后悔。有的长辈对他
說:年轻就去吧!痛过你就懂了。跟你讲也沒用,因为我也年轻过。
他当然知道他应该专心读书。但是他不明白为什么会对那女生有种暧昧的感觉。加
上长辈的“经验之谈”。他就磨拳檫掌,开始行动:借故聊天盼亲近,辗转难眠思红
颜,买条项链送佳人,日夜神遊喜鹊桥。期盼有一天能夠长城北望暮云飞,英雄抱
得美人归。轰轰烈烈的爱一场。这樣的场景是多么令人热血奔腾。既使是不成功,
也可有徐志摩那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感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努力
过,我不后悔,多么潇洒。
就在他要告白的前几天,刚好遇到我。我看看他的衰樣,觉得他实在可怜。我慈悲
为怀,知道他要去撞板,沒理由买定药箱等。所以就跟他谈谈。內容大概如下:
我:知道为什么想追他吗?
他:因为爱,所以爱。
我:不是。因为你太无聊。
他:(不大爽的)你就太无聊!
我:不谈这个。你人生目标是什么呢?
他:沒想过喔!
我:是不是觉得一个人在家很闷。
他:是咯!
我:读完书后就打算做工,然后拿钱给父母。
他:都是这樣的咯!
我:在家是不是很想找人聊天解闷?
他:是咯!
我:日子过的很无聊吧?
他:嗯!
我:有没有事情是能让你特别感兴趣的呢?
他:没有。
我:追到后想怎样?
他:到时就知道的啦!
我:就是没想过吧!
他:算是吧!
我:妳不是喜欢那位女生。你是太闷想要人陪。你那班的女生不是有男朋友就是跟
妳很熟。
那女生是你唯一的机会,而且你跟她谈得来,但是又不熟。陌生所以刺激;距离产
生朦胧美。所以你会心动。但是你不是爱她。在你这情況下,只要有任何女生在你
身旁,你都会心动。
他:(不乐不乐的)……
后来,他停止了一切的活动。现在他们再见依然是朋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
屠。我功德无量。南无阿弥陀佛。
西方的企业常吹说管理是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发明。
但我觉的管理是最无聊的发明。不是因为我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创见。而是中华文化
中的智慧常让我觉得西方对人生的认知极度落后。
这情形源于西方对生死研究才刚起步,不知道人生的奥秘。
近百年来有很多的理论被提出来解释人生的道理,却又不断的被推翻。
他们不知道人是怎么生死的,也就没办法为终极目标作准备,只在看得到的物质上
打主意。
也因为如此,没法看得完整。
管理,就是西方在物质上打转的产物。
东方的管理,本名是修忒。
因为人会死的,而人的一生只是为死亡作准备。
准备的东西名曰 功德。
功德不是福德,但这是题外话,在此不谈。
修忒,就是修行。修行,就是把自己管好。
把自己管好,就能把其他的管好。
当然,要把其他的管好,得看缘。
邦有道则现,邦无道则隐。
但要把自己管好,则人人皆可。
若只看事情的负面,生活会过得消极。
若只看事情的正面,生活就会积极。
但积极不代表快乐。
不看事物的负面就能快乐吗?
还是只能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快乐?
世间是苦,不承认这一事实,又怎能离得乐呢?
不面对痛苦,又怎能解决痛苦?
我所学的科学让我明了我不理解的事物有很多;近乎所有的事物都是我不明了的。
但我接触的理科生却告诉我他知道很多,应该这样应该那样。
不是学科学的也说科学是真理,其他皆迷信也。
科学其实是什么?却没多少人能够解说,只能在那高谈证据推理分析。
上帝,我和他不熟。
天上是什么世界,我不知道,所以不认为人是天上掉下来的。
但我说不定会认为人是石头内爆出来的。
我为何会被认为是基督徒,又被认为是心存人是天上掉下来的想法之人?
我相信佛说:万法由心。
石头也有生命,但我没有能力没理论没证据证明。
可我相信: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爱语柔声,水亦有情。
提这一点,证明我不能说:相信进化论的人是错的。
因为生命的奥妙以及他人的思想,不是我这小脑袋能通过归纳演绎推理分析来理解
以作出判断。
科学之体是对自然的探索,
其相是有系统的分类,
其用,就是学校教的应用科学,包括理论和方法。
科学是什么,教科书上有,
但学校没教,因为考试没考。
所谓科学态度,就是古人学习态度的一大部分。
博学,审问,慎思,明辩。
学问中还有一个笃行,但科学是知识不是学问,所以不包括笃行。
说进化论过时,是因为它到了可以被怀疑的时候。
当初它会被大部分的科学家认同,是因反对的声音失去理知。
许多科学家要在赞成与反对间作决定时,选择了达尔文,因为那理论中有科学态度。
有科学的态度,不代表理论不能被推翻。
宇宙守怛定律由爱因斯坦提出,但可被李政道和扬振宁推翻。
很多教科书漏了一点,进化论从没成为公认的定理。
最近英国再版的《物种起源》之序文内,
进化论的领导人马修斯教授说:
人类至今没有办法证实进化论和神秘创造论的真伪。
就我的看法,
支持的不断找证据证明它是对的。
反对的也提证据说明它不足之处。
不论赞成反对,资料到处都有。
就科学而言,正反双方的资料都可以怀疑。
而不是认定反对派的资料是对的,反之亦然。
赢了论战,不代表证明了真理。
个人的态度和环境同时影响结局。
辩论会常显示这一点。
达尔文赢了牛津大学(没记错的话)的辩论,但没证明事实。
整篇文章没提证据证明进化论是对是错,
困为对错的证据都有很多。
我写出来,除了抄,就只有增加多一个讨论的场合而已。
我不能够决定它是对是错,也没兴趣证明,但我可以怀疑它的对错。
更重要的,进化论是对是错,轮到我来决定吗?
最后,说说最近常看的书:《生命的答案,水知道》
江本胜先生的实验证明了:水亦有情。
哭着看是以前的世界
我的包袱很多,一个比一个重
这么说不是为了显示我很可怜
而是人心中的问题都是这样
因为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
尝试用其他的事物来代替
但是想用来替代的事物却得不到
又生出一个烦恼
不断的重复
当我停下来
一个一个解决后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而我要的
一早已经有了
只是我没发觉
不曾学习
也不曾受教
虽然有点怨
但我认了
因为认了
就不求了
不求,就放下了
还有
进化论早就过时了
完全的证据还没出现
但局部的理论已经成形了
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兵者,诡道也。
《孙子兵法》-始计篇就明白指出:用兵,是诡道;生死存亡之地,是危险的地方。总结起来,就是:诡道,凶也!后来的上兵伐谋之议,是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才提出的。
虽然开篇已经提醒“不可不察也”,可读兵法的人往往不仔细察看这一句的意思,硬要把后头的谋略手段玩来玩去,趋凶避吉。怎会不玩出祸来?
本来 “喜喜” 宴是指两个欢欢喜喜的人约定共度今生的宴会。
但近年来的宴会以婚宴,婚礼居多。昏了头的女子被娶后就等着离开昏昧的日子,不再当昏头的女性。
离婚率越来越高,好像从结婚那天就注定了。
难怪哲人说:必也正名乎!
为何是痴男怨女,而不是痴女怨男。
通常吃饱没事加上半斤无知八两轻狂的男生才会有行差踏错的行为,而这行为源自对人生的错误知见。是以谓之痴男。
通常吃饱太闲加上半斤无奈八两忧愁的女生才会有怨天尤人的心情,而这心情源自对事实的无可奈何。是以谓之怨女。
昨天收到朋友寄来的一封电邮。主题是:秋天不是忧愁天。然后配上几张优美的秋景。这让我想起两句话: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以前对于这说法很不以为然,总觉得写下这句子的人太过“大人主义”,不了解少年人的痛苦。
那时,对愁的认识不深。一直以为它和伤心、忧虑是相同的意思。
但现在看看,春夏秋冬为何偏偏选秋来表达愁呢?
春天,万象更新。
夏天,百花齐放。
冬天,送旧迎新。
唯有秋天,对于娇美的盛夏依依不舍,却又面对即将来临的严冬。拥有的必须放手,离开的难以忘怀。在这难了难离舍之间,就是愁了。
少年人既不曾拥有什么,也就不会失去任何东西,当然不识愁了。
幼齿不知愁滋味
曾言少年愁亦有
轻狂妄言愁易了
尝过方知愁难消
这一首诗写于三年前。但在最近引起一些误会,实在是不好意思。当年写的时候觉得年轻总该轻狂,所以随笔而就。最近想起的时候,发现当时所谓的痴心其实是观念不正确。所以最后一句改成“笑我轻狂心太痴”,是写实,亦带点自嘲。
古来文人皆穷酸,为何?
文人穷经皓首,虽开口天下,闭口苍生,然于理不明,于事不通,功业不成,坐井观天,终日长呼短叹,又因稍识文字,遂将满腔怨气付诸文章,是以今人观之皆谓文人穷酸,古之文章不可学也。
然若文人穷酸则华夏辉煌文章由谁始作?
读书首重明理,理明则事达,不朽功业由此而成。古来知书者多以王道霸业垂范万世,盖因其文名不及功业之夺目也。
武侯名成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孟德挟天子,令诸侯。然谁曾谓二英之文章不及文人乎?
有关于背论语的经验,试过两次。现在写下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第一次是一晚背两句,持之以恒。本来是很好的方法。可是初心易发,恒心难持,结果撞板告终。
第二次,撞板后有人指路。我背论语的问题是书中的每一句都背得到,但是整篇连贯就有问题了。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后,对论语的编排有写概念,要背就容易多了。
首先来看看学而第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问要经常都能够做,但什么是学问呢?这时有子出来解释了:其为人也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问就是孝悌,孝悌就是仁之本。那什么不是仁呢?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仁的正反面都说了那仁的行为如何呢?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传不习乎?个人如此,国家如何呢?子曰:道千乘之国……
简介了学问后,讲一讲学习的次第。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什么学文放在最后??子夏曰:贤贤易色,侍父母…………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那学习的态度呢?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过则勿惮改。所谓凡夫畏因,菩萨畏果。过错得结果不好受。所以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小心的看待后果,仔细得的对待造成结果的原因,那民德就厚了。所谓德者得也。民德归厚,自然就引人注目。这时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这其中有取巧的态度,只是为了容易背而已。)
讲完次第,再一一介绍学问的种类。子曰:父在观其志……可谓孝矣!第一个学问是孝。孝怎么维持呢?有子曰:礼之用……那何谓礼呢?有子曰:信近于义……孝信礼义讲完了。(我猜的:悌和忠是孝的延伸。廉是对物质的态度,耻是犯错后该有的态度。所以在讲仁的这一部分没谈。还是有其他原因??大家不妨讨论讨论,这里太冷清了。)
讲完种类讲处世的态度。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可谓好学也矣!
讲完仁后讲讲物质上的东西,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而知来者。
最后做总结,子曰:不患人之……不知人也!学问没学好时总是困难多多的,所以别人的误解不是什么大件事。就怕自己不明白别人为何会意见多多而郁郁寡欢。但是呢!只有有朋(相识满天下,难得一知己)自远方来,就不亦乐乎了!!!
首尾连贯,七十二贤,真贤人也!!!
便,从人从更。更是替换,以前打更的就是提醒人们时辰已经换了。便,是指人为的更动。
随便,就是随意的改变。随意而为肯定带来祸害,因为意念跟着环境转动。环境无好坏只分,但是它变幻无穷。意念跟着环境转就令人失去自主的能力。然后就迷惑了。迷惑的人肯定遭遇不幸,所以不能随便。
方便,方可以是方圆的简写。也可以是方法的简称。但是我觉得方圆的意思较深。所谓无方圆不成规矩。规矩不是死的教条。规是规律,矩是法度。循规蹈矩是指按照合理的方法行事。而不是今日一般说的只会死跟但不懂变通。按照合理的方法进行更动,便能达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远的目的。
这个字,应该是会意字。部首叫什么我不知道,只知道那部首经常用来表示“病”。痛,癫,痒,疴,瘼,疫都是用来表达疾病。
痴,里面是个“知”,那它所表达的意思应该就是知见有病。一般上的痴字都会和其他事物一起写下,用来表达某人是因什么事情导致观念不正确。例如花痴,书痴,车痴。沉醉于花,以及其他任何事务,包括书本,都是玩物丧志。须知所谓爱好皆是用以陶冶性情,非为吟风弄月而设也。痴,自然就迷了。痴迷二字,从来有因。而白痴;“白”,就是没有内容。没有原因就痴起来的就是白痴。
痴既是想法出问题,那它应该不函褒奖的意义。可不知什么时候它被曲解成浪漫的一个代名词了。
痴心绝对,痴情汉子,总是令一个个年轻人趋之若殷的名词。觉得爱情总要有那么一点执着才令人心醉。却没注意所谓痴情其实是心里有病才会有的执着。通俗的说:痴心,痴情,就是发神经才喜欢上你。敢问,它浪漫在那里?
再说,令人钦佩的是坚持到底的人生态度。但坚持和执着是天差地远的两个形容词。分别在那里?在“持”和“着”这两个字里面。
仓颉造字,鬼哭神嚎!
六书述字,巧夺天工!
子夏曰 贤贤易色 事父母 能竭其力 事君 能至其身 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第一个"学"字,是指学习。一切的技能知识都是学习而来的。第二个"学"是指学问。学问是指对为人处世的正确态度。学问不是知识。才高八斗不一定有学问。目不识丁未尝不可学究天人。